顯示包含「買樓需知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買樓需知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2010年1月28日星期四

買樓致富

有人問打工十年有四層樓得唔得?

 

得!!

 

2003年月薪15,000, 2000年至2003年 - 3年自絕得20萬。
買200萬樓自住, 問屋企借40萬, 7成, 付出60萬, 自己出20萬。儲蓄每月5000。

 
2005年層樓值250萬, 當供左10萬本, 加按套回35萬(50 x 70%) + 10萬本。2年儲蓄12萬,總共有57萬。
再買200萬樓, 付出60萬首期。租出, 租金cover供款。升左職, 月薪2萬5,每月儲10,000。

 
2007年樓A值310萬,樓b值250萬, 當供左24萬本, 加按套回 77萬(110 x 70%)+ 24萬本。還屋企50萬, 剩51萬, 2年儲蓄25萬, 共有71萬,再買一層200萬樓,付出60萬。租出, 當租金cover供款,剩低11萬現金當咁多年駛費。又升左職,月薪3萬5,每月儲15,000。

 
2009年樓A值360萬, 樓b值300萬, 樓c值240萬, 當按左40萬本,加按樓a同樓b, 套回70萬+30萬本, 2年儲蓄36萬,共有136萬,買400萬樓(因為己經無晒200萬樓), 付出120萬。租出, 當租金cover供款,剩低16萬當駛費。DLM, 無職升, 仍每月儲15,000。

 
資產
樓 360+300+240+400=1300萬
 

負債
按揭 252+210+158+280=900萬
 

淨資產 400萬

多年儲蓄 = 20+12+24+36=92萬

2009年10月13日星期二

[轉貼]樓緣 by Sing69- discuss.com.hk

http://finance.discuss.com.hk/viewthread.php?tid=10490537

 

買賣單位除了價錢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之外,樓緣都是一個很大的因由,以下我分享我與一間單位的緣份。

 
我呢個單位係上一個高風浪買入的,(點解當時要買,因當時股票上賺了點錢,想把風險轉移,但呢個唔係此主題的重點.)

 
當時我鎖定買入的目標單位係新都城二期,當時新都城入場費 係二百一十萬.我和A經紀係十分相熟,入到公司看電腦盤,當時最平一件 係底層 摸貨盤 開二百二十萬元,對方買入價係二百萬。 首先我對低層盤不大興趣,但再開的是 2,230,000至 2,300,000元了。

 

第一次失望 

 
我和經紀說,用你的方法,2,150,000,看看可不可以,我一路在經紀身旁,經紀用的方法都是,你不用上會,不若賺十多萬再炒另一個等等.都經過了十多分鐘的對話.經紀說,終於搞掂,我又不用再煩選樓了,但心底內其實不太開心(因我從未買入過低於二十樓的單位),因我當晚有晚宴,當時已到下午三時多,經紀說對方不是區內人,未能於下午六時前到來簽臨約,我便開對方律師樓名的支票(因是摸貨,我諗好多網友明白為何開律師樓名的票).在簽了臨約買方的名,等經紀的消息........

 
到晚上七時多,經紀致電給我,對不起 X先生,對方反口了,我問他為什麼,他說賣家呢個摸貨盤,係兩個人一起投資的,首先佢地以經上了會,不存在不用上會炒多轉的問題,另外剛剛沒有和他通電的另一位合作伙伴,他想再賺多一些才賣.沒有辨法了(P.S. 馬後炮後大家都知金融風暴來了,以我所知(經紀轉達)對方損手而回),經紀和我當時都不開心,唯有明天再繼續找樓的生涯。

 

第二次失望

 

呢一間沒有了, 不重要,再和經紀係電腦面前掃盤,經紀說呢一個盤好難找到個買家,已經 REMARK 了,資料如下: 頂層單位,但呢個單位樓上是水箱,沒有天壹入積,隔離單位就有天台入積,我諗新都城的業主好清楚有那些單位是如此.開價 2,250,000元.

 
經紀說估且一試,竟然電話通了,經紀問X小姐,我係....,經紀收線後,給我的資料是,原來有租客住緊,但租客是朋友,可以看樓,但要半年後才能交吉,不會考慮連租約放.而且對方不貼市,原來長期不在香港,但過幾日回港,初步竟然願意 2,200,000元放賣,心諗發達(以當時個市價計真係好正,仲要係頂層,適合我越高越開心的心態.)經紀收佣的心態當然是快刀斬亂麻,話後天係機場等佢,叫我開定票,簽定臨約,我說沒有問題.跟著經紀查契,問題來了..............

 
首先,原來發現賣家原來有首置,經紀說怪不得是相熟朋友居住,沒有租約,經紀硬著頭皮打多次 漫遊比佢,但此次又不通了,唯有回家等 。幾個鐘後,經紀說找到了賣家了,賣家其實乜到唔識,不知有首置的樓不能就此放賣,還要簽多一份文件,我問他怎算,經紀說問題複雜得多,首先對方要去申請放賣的通知書才能放賣才能和我簽臨約,變相我今天預簽的臨約無效。

 
我問他,你如何安排,你會不會在機場等他,帶什麼都不識的賣家去簽申請放賣的文件.他說不可以了,因不夠時間,賣家只回來三天,佢又要飛,不要說多了一個首置問題,就是簡單的買賣都未必夠時間。

 

第三次失望

 

之後點 咪又要再睇樓,由2,250,000至2,200,000間得三個盤,一個係頂層(賣家有首置,不能放賣),一個係摸貨,#1已經有講,餘下來的最後一個都是摸貨,但點解當初唔打比佢,因經紀話佢成2,100,000元買回來,而且是四樓,根本上開 2,250,000 唔合理,以當時市價,而且佢 2,100,000買回來,要佢減至 2,200,000內,佢都唔夠本,佢未必肯賣。但,又估且一試,我和他說四樓唔好試啦,我自己都過唔到自己個關.但經紀說四樓又唔係咁差,因是內園,看泳池景都好正,佢接著已打電話,不等我有反應了。


答案係,個賣家唔肯滅,對方還是很粗老的人,講電話很大聲,不用經紀複說,我都聽到內容,(呢個價我唔會賣,賣到唔夠本,我依家封盤,同我改高 2,500,000元 有呢價先好打黎,唔好煩我)

 
第 四, 五 次無緣

 

經紀真的是好勤力的,力不到不為財嗎 當時全將軍澳 2,000,000至 2,200,000元 的盤,新都城沒有了,南豐和新寶城又如何?

 
新寶城和新都城大家都是恆基,都是眼鏡房,但分別就是如此大(以下是個人觀感,對住該兩個屋苑的網友,請勿介意)

 
首先新寶城未看樓先來一個唔好的印象,大堂有小強行來行去,上到單位,感覺為何像公屋,因各單位可自行加裝不秀鋼閘,入到屋內,單位編排上每座樓比較密.和經紀看後,不回價,只是搖頭,經紀明白我的意思。

 

南豐又如何,當天是下著雨的,南豐的平台花園是有條有蓋行人路,但有蓋等如無蓋,地下滿佈水桶接水,行完後,件衫都仲有水點,管理為何那麼差.不知現在有沒有改善.上到單位又如何,個賣家保養得好差,若是此,都應該是還價的好理由,但看後都是搖頭,經紀又明白我的意思.
 

第六次無緣

 
到另一個星期日,經紀打電話比我, X先生,今日有個盤業主剛剛放的,你不要問我開多少錢,你看看才說。


上到去,人馬叠叠,很多人在入面,原來是裝修中,首先看盤不輕易,裝修師傅我不禁得罪,唯有慢慢行,但其實無乜好睇,呢一些眼鏡房,一早已看過,加上裝修中,更加無野看,看的只是景觀,慢慢的前進,叫借借唔該,借借唔該,終於能站在窗前,內園景,14樓的單位,望泳池,又是未能過二十樓,扣了一分。問經紀,業主裝修什麼,是不是化粧盤,經紀說,不是,這盤業主剛買回來,上手將兩間房打通成一間,依家業主在還原而已,他本想是自住,其他同事說個市升,他才放出來的,還說,你係就快些,業主個心唔係好想賣。我問經紀咁佢開價多少,他開 2,350,000元,不若試一試 2,300,0000元如何,我話唔係呀,14樓 2,300,000元,咁我興趣唔大。

 
經紀話,咁我幫你試試再鋤佢一口,你想幾多,經紀都唔比我諗,係咁吹我,仲話個業主真係唔想賣,又話有裝修都系番到.你一收樓即係可以放租.咁我問經紀如何能保証佢交吉時能裝修完畢,又如何能保證裝修的質素,好多問題播。

 
經紀說,可以在臨約有附加,他立即急不及待打電話,他入房講了一輪電話,跟著出黎同我講................

 

經紀出來,和我說,真的沒有辦法,個客斗零都唔肯減,佢話 2,350,000元鐵價不二,咁仲好,我唔駛諗,不若我們找個第二個盤.正想埋電腦看盤時,此時另一位經紀進來,我的經紀見他入來,好似有救咁,和他說,個客2,350,000不減的情形,原來呢個經紀就係 佢溝個客放盤的經紀,呢個經紀同個新業主好熟,我的經紀說不若我們看他有沒有辦法,可以做的是等。呢個經紀唔比我聽電話內容,淨係係間房到講,講了都好耐,成十五分鐘,我都唔知有乜好講,可以講咁耐.最後出黎,話佢最多都係 2,300,000元,都是在我的不高興價內,我的經紀望著我,看我的反應,最後我是選擇搖頭,為的是什麼,兩個 ,一是低於二十樓,二是裝修的unknown,我覺得有不明朗的因素,而且呢個盤又不是特別喜歡,何必呢 ?

 

第七次無緣

 

又再過了一個星期,低於 2,300,0000 的入場單位是沒有了,經紀說,不若我們看一些優質的單位,看一看也無妨,當是看了一個 兩房的極高層向內園單位,呢個 2,450,000元,但需是極高層,但一點也不開揚,為什麼,我不形容了,是二期第八座,相熟該苑的網友會知是極近的樓景,一個字,高而已,能望一線天.但向前望,我諗和對面單位借東西,可以唔駛出門口,呢個價,不用還了,自己第一關都過不了,談不上什麼緣。
 

第八次無緣

 

這時,我考慮的是另類投資了,不若買多一架的士,又或買人民幣債劵好不好,這時我有我諗,地產經紀一定不會這樣諗,他給了我一大些連租約單位,沒有樓看的,興趣不是沒有,但只可以講不大。
 

經紀真是神通廣大的,我相熟的經紀行沒有,但佢可以找到第二間地產公司放盤(獨家代理)的單位給我看.呢一個盤是中層 向內園,望泳池,剛剛高過二十樓,二十一樓,但望泳池都要仰望.但都算開揚.開價 2,380,000元,不過當時個市真的好到你唔信,我在看樓的期間,竟然有三伙人同時看樓。

 
我返落地產鋪,還價 2,340,000元,因是跨行的問題,兩間行經紀相談便在茶餐廳了,對方賣家經紀一番周旋,真的談了有一小時,是真的,當時是午飯時間,茶餐廳的伙記很不耐煩,想趕我們走,因真的阻了人家做生意,最係,就 2,340,000元,我簽臨約,開支票,等賣家到對方的經紀行就可以了。到臨門一腳,出事了,對方經紀突然打了電話來,不得了,不得了,昨晚利x做了一單是他樓下的單位,係 2,350,000元,我問咁呢個賣家知不知呀,佢話,當然知,最後,佢當然是又反價了。

 

第九緣

 
本諗著今次和新都城二期 緣滅之際,世事住住就係咁奇怪。

 
勤力及資深的經紀,在數電腦盤的兩房單位時,在最貴的兩房開價及有找不到業主的記錄的情形之下的一個電腦盤,我的經紀嘗試打他絕望的電話,這時,電話竟然響了,但響的聲音很怪,是出奇的大聲,跟著 喂,都是出奇的大聲。

 
原來接電話的業主就在隔離,在隔離的經紀辦理緊手續,細問之下,他在新都城有兩個單位, 一個三房,一個兩房, 三房本是 兩老加上 兒子和媳婦居住,但後尾兒子和媳婦買了兩房單位另行居住,諗著享受二人世界,但買後兒子和媳婦買後又經常不在香港,根本上白交了管理費,剛剛回到香港後便諗著更新資料把此單位賣掉(因同一時間供兩層始終有此壓力),我的經紀便二話不說把他拉了過來和他相談 辦手續。

 
兩公婆問經紀現時市價是多少,他說要 2,300,000 至 2,350,000元到,你心目中諗著什麼價錢到,兩公婆說他們回港最多只有兩星期,見依家價錢好,只想總快放出。p.s. 呢個單位 在新都城是絕好的單位,能遠望兩線海,市場上放盤極少。
 

此時的我,出現買樓的 最不應該出現的舉動,就是心急,我拉著經紀說,可不可以盡快看樓,經紀問業主,業主打電話,說暫時不可以,因老人家在上面打掃中,要稍等一會。等都沒有辦法,但此時我的手提響起,我的太太致電給我,他有要事要去辦,但不能帶兒子和女兒同去,問我怎算,咁都沒有辦法,我叫他把小朋友帶到我的身邊才算。大約半小時後,業主打電話給經紀,說可以上去了,經紀,我和一對兒女咁就去人地個單位度睇樓。

 
門鈴響了,業主開門,一入到屋,裝修企理,那間屋真的很新淨,但真的是很久沒有人居住,難免有一陣欠缺人氣的咪(不知用什麼形容詞去形容,我諗你們明的.)但業主的媽媽已立即裝了香芬機,感覺上已經好些。但入屋後,跑得最快的不是我,不是經紀,是我的兒子和女兒,因入面有很多高達 和 hello kitty,小朋友就是最真的,我連忙喝止,但他們已亳不客氣地在玩具,令到我很不好意思。

 
兩公婆說不要緊,不要緊,但我一定極力阻止,兩小朋友,大的還可以,小的以經淚流滿面,喊著要找媽媽,大件事,怎樣也勤不到,別說要看樓,交談也不可以了。呢種情形唯一可以止喊的就只有 hello kitty,女業主 把他至愛的 hello kitty 公仔交給他,快過打針,不喊了,還和 女業主玩得甚開心,我這時才能入定慢慢看樓。

 

單位 真的是開揚的,年長的老人家還說,廚房的水龍頭要換了,因有少少漏水,廁所的馬桶水力不夠,若免郤日後的麻煩,叫我都係換了比較好,還有其中一間房的泠氣不甚夠涷,最好都是換,個單位上一手是地板,他接手換回磚,但有一塊老人家不少手整裂了,他說有士碑磚在 灶底,你要換可以找人換。

 
呢個老人家真係好好人,把單位所有的不好全部說了,怎會有這樣怪的人.他說他信彿的,不想自己不安。

 
我見他電視櫃上除了有彿的書籍外,還有一本 叫 黃帝內經的書,我問老人家你喜歡歷史嗎,是否在看歷年皇帝的大事,老人家不是,黃帝內經不是歷史書,是醫書,除了講中醫外,還講及養生之道,我見我年紀不大,當年還未到四十,但已經滿頭白髮,是腎經不通,要多做點按經脈或針炙,會比較好些,當時他還說了很多,但我當時對中醫完全沒有接觸,不明及不記得他說什麼,但已經令我引起莫大興趣。

 
當時還問了很多現在想起很無知的問題,但老人家還細心慢慢解答,不停引書講解,現場環境根本不是在看樓,但突然問醒起,現場不只我一個,還有我的寶貝仔女呢,小的在玩 hello kitty,大的和男業主 在玩高達,而且男的 畫畫很靚,在教的兒子 怎樣畫高達,現場最痛苦的是經紀,又不好意思打斷我們,但又不知做什麼好。

 
突然間,經紀的手提 響起,把所有離題 的事全部 醒覺,我問老人家,你的單位想多少錢放售.老人家 這不是他的主意,要問兩個後生,.後生的很 nice,難得我們一家和你一家有緣,不若來一個較吉利 的買賣價數字 好嗎。

 
我一番思考,就用此吉利的數字成交(價錢不開估了,總之是 在 2,000,000至 2,500,000間的吉利數字)簽完臨約後和交妥支票後,業主堅持要送禮物給我們一家。
我的是黃帝內經醫書,兒子的是高達,女兒是 HELLO KITTY 公仔 。

 
我買此屋真的是現況交收,到收樓時男主人把原屋的高達送給我兒子,女主人很多 HELLO KITTY 給我的女兒.我太太都有禮物,就是全廚房很多未用過的家俱,有焗盤,熱水壼等。再說多一點緣,現在我若有空 ,每逢星期三晚我都會到寶康公園和呢位老人家,他在教我耍太極。

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

驗樓 10注意 (蘋果)

投資者置業前要留意樓盤質素及附近環境,到新居入伙時,更要小心檢查單位的裝修和設備。驗樓師詹濟南提供十大注意事項及心得,供業主參考。記者:余美玉 攝影:程志遠

 

一手樓業主入伙前須驗收單位,如發現問題可向發展商反映,並要求執漏,減少日後的維修。最近長實位於將軍澳的新盤首都收樓,理財版以該樓盤一高層大單位為例,拆解新盤收樓常見問題。
一般新樓盤,表面看均裝修企理,但詹濟南表示,當中常有不少危險陷阱,業主要留心。

 

1)地板是否凹凸

用手觸摸地板或地磚,檢查是否凹凸不平,兩塊地板高低相差超過 0.5mm,屬不合格。以金屬棒輕敲,觀察地板是否緊黏石屎,如有空間,日後在該處放置重物時或會爆開。如範圍超過可接受上限(佔該地板 5%),可要求更換。

 

2)牆身有無裂痕

察看牆身可有裂痕及油漆剝落,以金屬棒輕敲牆身,若聽到聲音較響亮及空洞,則可能批盪做得不好,令牆身鼓起。如牆身有變色或深色印,可能是滲水造成,或是牆內的鐵釘生銹,須找出生銹處,補上一層防潮漆。

 

3)門窗開關暢順

鋁窗要開合多次,檢查是否容易拉推,必須睇螺絲位、窗鉸及防水膠邊,至於大門及房門,要測試是否開關順暢,門鎖是否已上好,沒有出現過鬆或過緊情況,最後關上門看門縫大小。

 

4)喉渠須無滲漏

屋外喉管及彎位,須用鏡伸出屋外檢查,留意喉管駁口、冷氣機水管、入牆位及防水膠可有小孔及披口,以防漏水及滲水。

 

5)廚廁去水速度

浴室及廚房去水位是另一重點,方法是先塞住出水口及儲滿水,留意盆底及防水膠可有漏水,再放水觀察去水是否順暢。浴缸以花灑噴射四周,留意牆身有否滲漏。

 

6)玻璃有否崩裂

玻璃出現崩花、裂痕及氣泡,除不夠美觀,亦代表該塊玻璃滲有雜質,強度不足,長期受風吹雨打及太陽照射,冷縮熱脹,會有爆裂危險。

 

7)確保水管暢通

廚廁內的水龍頭及去水管,在裝修過程中,最易有沙石及髒物積聚,阻礙去水及污染食水,最好是逐一拆開水龍頭清理,並用電筒檢查。

 

8)防敞門有漏水

連接客廳及露台的敞門,業主可在外面潑水,查看可有漏水。
詹濟南提醒:「部份單位嘅欄杆整得唔實,搖得郁、鬆鬆哋,一定要小心。」

 

9)檢查屋內家電

開啟屋內所有附送家電,如冷氣機是否運作正常、洗衣機可有漏水。另外,細微如電掣等亦要逐個試,輕搖插座有否鬆脫,電掣可否正常運作。

 

10)宜打開假天花

如果單位裝有假天花,最好逐一打開檢查。
詹濟南表示,這個單位的假天花相當難打開,但食水總掣設於裏面,如果日後不幸爆水喉,或未能第一時間截斷供水,引致更大損失。

 

專家:連坐廁也不要放過

詹濟南認為,是次檢查的單位,甩漏情況在其他驗樓單位均經常出現,屬普遍及易於解決。他提醒業主收樓時,要多留意細節,甚至連坐廁亦不要放過,「幾年前有個單位嘅坐廁,後面啲螺絲冇上實,戶主每次坐低起身,其實都會扯到後面嘅喉管,扯多幾次,條喉就爆咗。」是次檢查的單位的坐廁安裝亦未見穩固,大力搖會左右移動,故提醒業主一定要叫發展商派人上緊螺絲。

2009年4月17日星期五

樓市透視眼:專家買連約盤攻略 (From 蘋果日報)

樓市透視眼:專家買連約盤攻略


近期樓市回穩,一手新盤當旺,二手買賣回升,在「磚頭」文化重新抬頭之時,投資者不斷尋找回報可觀的收租物業,為資金謀出路,最近由細價樓以至中上價樓皆接連出現連租約成交,不過,連租約盤向來無樓睇,投資者未睇先買,始終存在一定風險,故今期特別找來經驗豐富的業內人士教買連租約盤貼士。
樓價超跌越來越多人買「磚頭」


「買樓收租,永遠都要夠穩陣,夠大路,鐵路沿線屋苑一定係首選,想平可以買嘉湖山莊,出中環快過馬鞍山。今次樓市小陽春十分旺,金融海嘯後,好多人都認為實物始終好過金融投資產品,股票一跌就唔見咗一大截,層樓最多都係跌兩、三成,風險相對較低。」中原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昇分析說,由於樓價超跌,所以吸引越來越多人買樓,個市旺到無吉樓睇,投資者惟有買入連租約單位,尤其是高租金的舊租約更加搶手。另外,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認為,銀行存款利息近乎零,在雷曼事件的陰影下,已驅使不少投資者改為買樓收租,加上目前樓市喘定,樓價回穩,再度刺激投資者入市,最近以租金回報有4、5厘的連租約單位成交較多。


中原趙鴻運指出,通常買連約盤的都是投資經驗豐富的人士,他們只看圖則及價位便可入市。


【攻略】


向管理處查詢漏水問題


「買樓無樓睇,最怕就係買到漏水樓,買家雖未能入屋查看,但可向管理處查詢滲漏問題。」中原地產首席分區營業經理趙鴻運指出,如單位有滲漏情況,有可能牽涉到樓下和樓上單位,買家只要向管理處查詢樓下和樓上有沒有投訴過漏水問題,便可知到單位內部是否有滲水。另外,買家亦可直接走到樓上或樓下單位詢問。


要求業主出示租客交租記錄


由於連約單位租客並非買家自己所選,最擔心遇上租霸欠租,故買家在簽訂臨時合約前,一定要業主出示租客近6個月的交租記錄,以防業主隱瞞租客欠租問題,通常業主都肯合作。


教買鐵約單位


買家如能買入連鐵約單位,則為較理想的物業投資。何謂鐵約?趙鴻運稱,以太古城為例,若現有單位租客為日本人或韓國人,便可視為鐵約,因為日本人或韓國人居住一般約2年,而且每月還有一定金額的公司房屋津貼,買家至少不用擔心欠租問題,加上他們對居住有要求,本身亦愛整潔,所居住的單位內櫳必須企理,廚房、浴室更要求新淨,所以買入這類單位大可放心

單憑大門新淨程度,可估計內櫳質素。


見「門」知著


所謂見「門」知著,即使無樓睇,亦可從大門新舊情況,推測單位內櫳是否經過翻新。趙鴻運教路,如所見的是廿多年的原裝大門,則可推算單位內部可能廿多年並無翻新裝修,買家要有心理準備,所買的有可能是「殘、爛、散」,相反,若大門越是簇新,兼款式越是新穎,則內櫳有很大機會曾作出翻新。


要求長交吉期乘機摸番轉


在購入連約盤時,可要求業主給予較長交吉期,合理要求最長為4個月,由於業主仍然有租收,一般都願意接受,而買家則可趁這4個月期間,博樓市升勢乘機摸番轉,若未能成功摸出,仍可如期交易,即買即收租。

轉移按金


趙鴻運教路,不少買家在買入連約單位時,都忘記向業主取回租客已交付的2個月按金,建議買家在成交日當天,要求業主經律師樓,一併將2個月按金轉移到買家戶口,否則日後租約期滿,租客追收按金時,買家便要自行交回2個月按金給租客,蒙受金錢損失。

收租物業不需要買頂級貨,較平宜的次級貨同樣可享高回報。


平價無景一樣高回報


買樓收租始終有別於自住單位,趙鴻運指出,即使平價無景單位,亦同樣可享高回報,次級貨與優質單位,其租金差距不會太大,租客反而會較注意內櫳保養是否良好。

找機會睇樓


「在簽訂臨時合約後,買家可嘗試要求業主安排睇樓,曾有買家成功假扮裝修工人,與業主一同查看單位。」趙鴻運稱,例如剛剛遇到租客要求業主維修單位,買家可抓緊機會與業主一同前往睇樓。

【利】


即買即收租坐享高回報


現時不少屋苑平均租金回報約有4厘多,比起銀行存款利息高,對於投資者甚具吸引力,由於近日樓市暢旺,吉樓盤源欠缺,投資者已急不及待,買入連約盤收租,最大好處是可即買即收租,馬上坐享高回報。

慳半個月佣金

買入連約盤,即連租約一併購買,可節省半個月經紀佣金,而且還可以省回單位裝修費、添置傢俬電器費用、尋找租客時間,避免丟空期出現,以及省回免租期內的金錢損失等。另外,由於單位已有租客租住,上手業主已代為篩選租客,省卻不少揀租客的功夫。

連約盤平市價5至8%

由於連約盤十間有九間都無樓睇,僅極少數例外,故連約盤通常都會較市價平5至8%,買家可乘機向業主大力壓價,業主一般都會接受現實乖乖就範。

進可攻退可守待升市財息兼收

購買連約盤,尤其是回報穩健的大型屋苑,可謂進可攻、退可守,為目前抗低息、抗通脹的投資工具,若後市走勢未明朗,仍可一邊收租,一邊等待樓價升值,反正收租夠供樓,當樓市大升時,則可連租約一併賣掉,盡享財息兼收。

投資物業可按七成

最近銀行放水,推出五花八門優惠搶客,最近更惠及連租約的投資物業,由早前一般只批五成按揭,放寬至七成,解決投資物業按揭不足的問題。

【弊】

可能支付巨額維修費

雖然買入連約盤擁有上述不少優點,但由於始終無樓睇,單位內櫳如有滲漏、喉管淤塞等問題,便需自行負責維修,假若遇上嚴重的結構性問題,更要花費巨額維修費,招來損失。

租客無得揀租約條文不能改

由於租客是上手業主所選,租客究竟是甚麼人,只能靠上手業主描述,買家需留意有關風險。另外,上手業主與租客所簽訂的租約,內容所有條文亦無法更改,買家只可全部接受。

2009年4月6日星期一

地產部落:低層單位十宗罪 (from 蘋果日報)

買樓買高層係普遍人搵樓要求,除天然光多、景觀開揚之外,有時仲可以避開路面噪音。不過,網友馬田就睇一個低層單位,仲要係全幢樓最低層,因為下面兩層已經係停車場,跟住就係地下入口。難得搵心水樓,但佢又忐忑不安,究竟買唔買好呢?結果走上《親子王國》問大家意見。
體驗最深莫過於ac321,佢以前同父母住5樓,感覺好差,並列舉8大缺點:


1.空氣差,無乜風;
2.陽光少,比較暗;
3.多噪音,特別半夜,連的士大佬講都聽到;
4.就算隔個花園、再隔一條街停車場,晚晚都聽到車alarm響;
5.低層牆身厚,內櫳細;
6.朝早返工時間,電梯經常爆滿,要等下一部;
7.夏天樓上冷氣機滴水,但樓上太多層,唔知邊個單位滴,無得投訴;
8.基於第7點,衫褲永遠唔敢放曬衣架。


唔好以為8大缺點好多,網友Furbymao仲有補充,佢話低層少人鍾意,日後換樓難賣得好價。魚生更指出,「同一座樓,同一單位,二樓同二十樓相差20萬。」牛咪咪附和,話貴20萬都情願買高層,因為住低層,樓上咁多層污水沖落,水渠喉管易有問題,仲話有朋友試過大廈洗完水箱後,滲水入屋。


易爆渠買定家居保險


的而且確,大廈舊,喉管易老化,低層單位最受影響,外牆爆水管搞到污水倒灌滲入屋最大劑;如果真係住呢類樓,買定家居保險先係上策。
不過,ac321話,低層戶都有一個好處,就係發生天災人禍,走得快。


其實,從另一個角度去諗,低層戶勝在價平,若向內園,視野水平適中,景觀較高層更好,所以亦有網友持正面意見。如cf1205亦曾經住5樓,家搬高住8樓,都係望園景,覺得景靚價平,好理想咁話。


另外,conniechan1975同Mrs.Fong唱雙簧咁話鍾意住低層,尤其地下連花園單位喎。不過,呢類已經算係特色戶,同一般低層單位定義,有好大出入。

2008年12月24日星期三

二手樓宇購買流程詳解

From: 大公報地產

買樓是人生大事,作為精明的消費者,買家必須熟悉整個交易流程,方可順利「上車」。

在香港購買二手樓宇的一般程序:

透過地產代理或自行物色單位

查看及參考同類單位的叫價、成交及間隔。間隔尤其重要,需注意個別單位是否有非法結構改動或僭建

找銀行估值,以確保借到所需按揭金額

向地產經紀索取土地註冊處記錄,並透過業主、經紀、管理員及大廈大堂報告板查明物業有否修葺令、扣押令、漏水、就大廈維修而要求業主繳款的決議或通知、所屬大廈或屋苑是否牽涉法律訴訟等

與業主議價

簽訂「臨時買賣合約」(簡稱「臨約」)前,宜先咨詢律師意見

簽訂「臨約」,並支付約樓價的3-5%作臨時訂金(俗稱「細訂」);較保險的方法是把訂金以支票方式支付賣家代表律師樓,由後者代業主託管,如賣家單位按揭逾9成半甚至是負資產,這點尤其重要

在「臨約」中訂明充足的成交期,如需按揭,一般把成交日訂定2個月後

向銀行申請按揭

買方代表律師查看單位相關契據,並去信業主立案法團或管理公司查詢單位是否有維修令、大廈維修通知、欠交管理費或其他法律責任的情況,並向相關部門查詢是否有欠交差餉等問題

買方代表律師亦會審核業主代表律師所擬備的「正式買賣合約」

於簽訂「臨約」14天內到買方代表律師樓簽訂「正式買賣合約」及繳付「大訂」,一般為樓價的10%再減去細訂金額

於成交前約兩星期,預先申請水、電、煤等公用服務於成交日生效

一般於成交日前2-3日,買家到其代表律師樓簽訂轉名契及有關銀行按揭文件,並把樓價餘額(例如買家做7成按揭,已付10%訂金,餘額即20%)與印花稅等交由買方代表律師樓保管,及繳付律師費

買家於成交日前數個工作天帶備數碼相機驗樓,並向管理員查詢大廈最新的維修情況,如遇上問題,可向其代表律師求助

於成交日,買方代表律師樓把樓價餘額及有關文件交予賣方代表律師,如賣方把門匙交給其代表律師托管,那賣方代表律師將把門匙轉交買方代表律師

視乎賣方把門匙交予其代表律師或地產經紀,買家可於成交日從買方代表律師樓或經紀處取得單位門匙

一般於成交後付清經紀佣金

為穩妥起見,準業主宜於簽訂「臨約」前就土地註冊處記錄與買賣合約咨詢律師意見。

2008年12月17日星期三

買樓收租之研究

 property investment

忽略裝修,租霸,空置,經紀佣等成本及假設租金不變,如沒有按揭,租金收入最少需要有樓價的7.5%。看起來好像領匯的回報比買樓收租高很多,但其實主要是領匯運用槓桿所致。

要同樣使用槓桿,假設按息四厘,要追上領匯之回報的話每年租金收入需有樓價的6%。但如果不是新造按揭,按息應在3%或更低,收租的回報其實不比領匯差。

當然,如果預期租金升幅大於領匯可分派收入的升幅的話,暫時較低的回報是可以接受的。如果使用槓桿,以後利息大升的話,買樓及領匯的回報都會同時大為減少,不可不察。

2008年10月20日星期一

買樓要問清楚是否有未完訴訟

Posted in INV168 by gaubinfor

睇中單位後,簽臨約前,緊記先再響代理不在你身邊時,問番大廈管理處該單位有無欠管理費、大廈維修費及涉及 3rd party 訴訟。再問起碼超過一間銀行估價,寧願比估價費各銀行賺,無謂因小失大,特別是凶宅及涉及第三者保險 (例如大廈平台有石屎剝落打傷人),坊間公開的資料庫,不論收唔收 $ 的,無論如何不及銀行估價部專用的 update 和詳細。若大廈管理已轉左做業主立案法團的,更要打醒十二分精神。

唔止利嘉閣,所有代理,不論是否正值而家冰河時期,一定將大廈維修帶給新業主的隱藏責任刻意隱暪。



壹週刊 2008-10-09 時事 A012-014 投訴(1)

樓盤周身蟻利嘉閣亂吹累買家



有讀者透過利嘉閣買樓,代理在簽訂臨時買賣合約時,只輕描淡寫謂屋苑有一宗「官司仔」,無須理會。讀者不以為意繼續交易,豈料申請按揭貸款時處處碰壁,始知當日代理口中的「官司仔」,原來影響深遠。

事主如今買樓不成,被賣家沒收八萬元大訂外,利嘉閣還睜大眼向苦主追收五萬元佣金。

上月中,賴先生打算於沙田區換樓,在利嘉閣介紹下,睇中沙田好運中心栢林閣一個六百呎單位,並以二百四十一萬元成交。

代理黎子傑不斷慫恿賴先生即場扑槌,惟簽約前一刻,才輕輕提及屋苑曾有電梯夾傷人訴訟。「我問代理到底係咩一回事,佢話不過係官司仔,加上業主立案法團買了第三者責任保險唔使怕。」代理又拍心口謂官司不會影響按揭申請,賴先生見官司僅屬同一屋苑另一座大廈,甚為「離身」,便聽信代理所言簽約。

簽約後,賴先生始發現沒有銀行願意為其單位批出按揭,「我問過東亞、恒生和交通,通通都因為該宗官司,拒絕我的申請。」按揭不成,賴先生無奈撻訂,白白損失八萬元首期,現更被利嘉閣追收買賣雙方合共五萬元的佣金。

求證即場踢爆代理亂吹

記者早前陪同賴先生到沙田好運中心利嘉閣分行查詢,負責該宗交易的代理黎子傑仍死撐該宗官司只是小事,「我聽其他睇樓客講番,得兩間銀行唔肯批出按揭,我哋做代理又點知得咁清楚。你問吓中銀吖,實幫到你o架。」

賴先生遂即場致電中銀查詢,並啟動電話的揚聲裝置,讓在場人士聽清楚。中銀職員聽到事主所買的單位住址,即斬釘截鐵指屋苑有訴訟在身,銀行不會向賴先生的單位批出按揭。代理聞言仍狡辯道:「我介紹你去問另一個中銀職員,佢實幫到你。」語畢即拿起一張中銀咭片塞給賴先生,便着他離開。

記者再向同區多間地產代理行查詢,職員均表示好運中心有官司在身,更有屋宇署發出的建築物清拆令,附近經紀全部皆知,並非利嘉閣所言「做代理點知咁清楚」。

跟進一宗官司 千四戶受綁

翻查法庭資料,好運中心楓林閣○六年四月發生電梯夾傷人意外,傷者同年底入稟高等法院,控告好運中心業主立案法團疏忽而追討賠償,因此整個好運中心共一千四百個單位,承造新的按揭有難度。

記者致電滙豐、中銀、恒生、渣打、星展,查詢賴先生單位的按揭申請事宜,一律食閉門羹,恒生職員更直言:「無論做七成或九成按揭,只要牽涉訴訟,以一般經驗,我哋都唔會批。」

專家話代理有疏忽

地產代理監管局委員及專業發展委員會主席曾煥平批評:「代理有責任清楚解釋官司樓的風險,如果買家仲唔清楚,應該俾時間佢去問自己的律師先,唔好叫買家立即簽約。」

買家除了蝕訂外,更有機會被賣家追收差價。律師梁永鏗批評,代理在事件上須負上責任,「代理不能代表銀行講嘢,佢提供客人不確實樓宇按揭資料,誤導客人下決定,只係想做成買賣,從中賺取佣金,有違其專業操守。」

回應拒認有錯

經本刊轉介,利嘉閣否認代理曾誤導事主,並稱會循法律途徑追討佣金。

賴先生已發律師信予利嘉閣取消該次買賣,並決意追討訂金及拒絕付佣。

(廖慧英)

壹判官

利嘉閣代理口輕輕,淡化單位的潛在風險,累買家按揭不成,認真離譜。

同場加映上網查冊自保

置業終歸是重要決定,除了要看清單位是否四正美觀,但更要做足功課,細閱文件條款,揪出魔鬼細節,方為自保上策。

第一步索閱最新資料

買賣樓宇時,代理必須提供土地登記冊,列明單位過往的業主資料,若樓宇涉及有任何風險,還會註契寫明。但單位資料日日更新,隨時有訴訟後來殺出,影響單位申請按揭的成功率。因此簽約前,記緊要代理提供最新的土地登記冊,看清楚才好做決定。

除了靠代理,買家也可自行登入土地註冊處的網上查冊服務(https://www.iris.gov.hk/eservices),即時購買單位的「過往與現時」資料,每份收費為二十五元正。

第二步註契字眼要留神

土地登記冊可能厚達十多頁,買家可以在「物業涉及的轇轕」一欄,查閱單位註契紀錄。若發現註有屋宇署發出的清拆維修令,差餉欠款或法庭傳票等的話,就要加倍留神,以免誤買「麻煩樓」。

第三步忌用「送契」轉讓物業

若得親友轉贈物業,而不涉及金錢交易的話,樓契會注明物業為「送契樓」(Deed of Gift)。此類物業受限於《破產條例》,原業主如在轉贈物業後五年內破產,破產受託人可要求索回物業。銀行不欲承擔風險,故只會接受送契年期達八年或以上的物業按揭申請。

若要賣「送契樓」套現的話,律師梁永鏗教路,業主可跟親友重新按正常買樓程序完成交易,另支付物業轉讓印花稅,如二百萬元以下的單位稅款為一百元。「到時單位以市價買賣,不再是送契樓,業主要賣出單位也較容易。」

(廖慧英、何家茵)

須注意的註契內容及用字

涉及業主資料:已故(Deceased)、破產通告(Bankruptcy Notice)

涉及單位業權:送契(Deed of Gift)、臨時押記令(Charging Order Notice to Show Cause)及正式押記令(Charging Order Absolute)

涉及單位狀況:由屋宇署發出的清拆令、危險樓宇維修令及斜坡維修令等 (<---多位巴打小心,一些屋苑完成左呢類乜乜物物 order 後有關部門會發張叫 letter of compliance 既紙証明佢地收貨,大部分代理同物業投資者見到 land search 有埋呢張紙以為件工程佢無手尾跟,然而這封 letter 只代表維修令完成,不代表屋苑所有業戶都夾晒錢,小妹每次睇樓前後一定問清楚管理處心水單位有無欠大維修 / 管理費,如果唔係要睇我個律師小唔小心,有 d 律師對呢樣都未必留意 )

2008年10月17日星期五

10大驗樓大法


10大驗樓大法

From Apple Daily

物業質素向來是業主關切的問題,不論是剛入伙的一手物業或是高樓齡的二手單位,在收樓或睇樓時都必須仔細檢驗,稍一不慎可嚴重影響日後居住環境。為避免甩漏,今期特別請來驗樓師 路,破解驗樓時需要份外留神的
10大事項。

新樓靠保養期執漏

收樓後需要執漏情況不絕於耳,源於業主未有好好驗收單位,驗樓師詹濟南提醒,驗樓及睇樓時不防「多手」查驗,可盡量減低收樓後的維修問題。不少新盤買家未能事前睇現樓,收樓時必須檢查現樓是否符合售樓書內列明的交樓質素,由於容易掛一漏萬,建議事前列出備忘清單逐一檢查,若有不符或甩漏,可向發展商提交損壞報告表,驗樓期過後,亦可在保養期內要求發展商進行維修,保養期一般為半年至1年。

二手交易後難追究

驗樓時可借助鏡、水平尺等工具方便檢查單位。

「二手單位有一定的樓齡,買樓前需要更用心檢查,檢查項目與新盤相若,特別需要注意結構性問題,如有否鋼筋外露、鋁窗是否需要更換等。此外,最大分別是交樓後才發現單位問題,買方難以向賣方索償。因此睇樓時便需要視察有沒有報漏問題,甚至應不怕麻煩查問管理處,該單位及鄰近單位有否漏水投訴及維修紀錄,若可在雨天驗樓效果更佳。」詹濟南說。此外,若單位連裝修及家具電器一併出售,買家在簽署臨時合約要列清楚電器、家具的清單等,方便收樓點算。

第1招地板變色有漏水

漏水問題最常見出現於牆身、地板、窗台及天花板等位置,須注意是否有水 。驗樓師詹濟南說﹕「如牆身出現水 ,甚至油漆剝落,必須了解根源所在,若牆後是浴缸的話,便有可能是浴缸漏水;如天花滲水鋼筋被 蝕,會發黃變啡,可從天花看到 ;若木地板滲水或曾水浸,則會脹起或變深色。」另一方面,一般浴缸漏水難憑外觀判斷,最易出事在缸邊兩個角位,首要確保防水層穩妥未有滲水情況。

第2招借鏡驗明窗鉸螺絲

鋁窗令人最頭痛的就是滲水問題,驗樓時須每隻窗戶仔細查看鉸柄、上下窗鉸的3粒螺絲是否鑲嵌定位、有否變形不穩、防水膠有否出現披口問題。其中最容易忽略的是檢查底部的拉釘,可借助鏡子了解鉸底有否刮蝕及出現氧化。

第3招磚牆空心易剝落

詹濟南 路,莫以為牆身瓷磚外表企理便可,更應細心敲打每塊瓷磚及牆身,敲打聲音較響亮的部份,有可能出現結構性問題,表示批盪有剝落或鬆脫可能,須盡快更換。

第4招載滿水試水力

另一方面,想了解坐 、洗碗盆及洗滌盆的去水能力,可先塞住去水位及儲滿水,然後放水觀察排水能力、盆底水喉有否出現谷水爆喉的情況及按下坐 水掣,了解水力會否過強,造成水花四濺。

第5招露台斜水

測試地板平衡,除了用平水尺外,簡單放一粒波子在地上即可,滾動代表不平;但若放在特別需要去水的浴室、廚房及露台,波子不動或不是滾向去水位,則設計有問題,積水難流走。另可在去水位倒水斜水,地面若積水,要檢查去水位有否淤塞。

第6招牆身裂紋可惡化

檢查天花、牆身時,須觀察批盪是否緊貼牆身、有否甩漆、起水泡、水 及出現裂紋等,尤其要留意窗戶旁邊及鄰近廚浴喉管的牆身,雨水隨時會由牆身裂紋滲入,惡化可滲進地腳線及地板。

第7招門縫影響耐用性

嘗試關上大門及房門,檢查門鎖會否過緊、過鬆及損壞,門框有否傾斜不平衡的情況,傾斜有可能造成明顯門縫,引致門與門鉸出現磨蝕刮花,影響耐用性。

第8招鎖緊抽氣扇

廚櫃組合間隔較多,應檢查一下櫃門、層托板、托孔的充足承托力,「不少買家驗樓時會疏忽檢查抽氣扇,一般抽氣扇會鎖緊在玻璃上,可輕易翻開表示安裝未完善,曾有一名業主因未有檢查抽氣扇,於打風時整個抽氣扇鬆脫吹回屋內。」

第9招冷氣機外框滲水

檢查每台冷氣機窗外框的防水膠邊,若膠邊出現小孔框夾有隙,可能造成滲水入屋。此外,驗樓時預先準備一個LCD插蘇可測試每個插頭是否有電,尤其適用於化妝樓或新樓,因為有不少插頭會有插蘇不能插入或未通電的情況。

第10招玻璃有氣泡易爆裂

窗戶玻璃如出現氣泡的狀況,要盡快更換,因為玻璃受到太陽照射,出現熱脹冷縮的現象,有可能出現爆裂,買家可通知發展商或與原業主商討更換。此外,玻璃出現刮花、崩裂亦須盡快更換。